中国式现代化下的财税体制改革:深化改革,推动高质量发展
元描述:本文深入解读了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中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部署,分析了预算制度、税收制度、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三大方面的改革方向,并结合专家观点和案例,阐释了改革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。
引言:
财税体制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基石,其改革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。近年来,中国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。2023年发布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中,将“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”作为重要议题,并对财税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。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文件,分析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,以及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远影响。
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推动高质量发展
预算制度:更加全面、规范、透明
预算制度是国家财政管理的核心,其改革是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。《决定》明确提出“健全预算制度,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,把依托行政权力、政府信用、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”,这标志着我国预算制度将更加全面、规范、透明。
- 全面纳入预算管理:将所有政府收入纳入预算,意味着政府所有资金来源都将接受公众监督,避免“暗箱操作”,提高财政资金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率。
- 统一预算分配权:强调统一预算分配权,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的集中管理,避免部门之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,提高预算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。
- 完善预算公开和监督制度:加强预算公开,让公众了解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,并提供监督渠道,促进政府更加负责任地使用公共资金。
专家观点:
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曹堂哲认为,将各类资产、资源和资金纳入预算管理,并强调统一预算分配权,将有助于应对财政紧平衡带来的挑战,并进一步完善规划预算,形成“资金跟着项目走、项目跟着规划走、规划跟着战略走、战略跟着党走”的预算编制宏观指导体系,有利于加强跨周期调节。
税收制度:优化税制结构,促进公平与发展
税收制度是国家重要的收入来源,其改革需要兼顾公平与效率,促进经济发展。《决定》提出“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、社会公平、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,优化税制结构”,并部署了多项具体举措。
- 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:这意味着将所有税收事项纳入法治轨道,明确税收征收的范围、税率和程序,减少税收征收的随意性,提高税法的确定性和稳定性。
-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:精准施策,聚焦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支持,将进一步充分发挥税收引导资源配置和鼓励技术创新的作用,为推动高质量发展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。
- 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: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,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,传统的税收制度和管理模式面临挑战。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,将有利于促进新兴业态的可持续性发展,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。
案例:
近年来,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,催生了平台经济、共享经济等新业态,对税务登记、课税对象、适用税种及税率等都带来了挑战。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,需要结合实际情况,探索新的征税模式,以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。
专家观点:
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、教授李旭红指出,规范税收优惠政策,精准施策,聚焦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支持,将进一步充分发挥税收引导资源配置和鼓励技术创新的作用,为推动高质量发展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。
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:建立权责清晰、财力协调、区域均衡的财政关系
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改革需要平衡中央和地方的利益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《决定》提出“建立权责清晰、财力协调、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”,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。
- 增加地方自主财力:拓展地方税源,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,赋予地方政府更多自主权,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
-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:健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,更好地满足地方发展需求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
- 适当加强中央事权、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:确保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,同时优化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,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效率。
- 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: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资金支持,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。
专家观点:
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石绍宾表示,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,离不开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充分发挥。
案例:
近年来,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。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、专项资金等方式,支持地方政府发展农业、农村和农民,促进乡村振兴。
专家观点:
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白彦锋认为,《决定》提出的“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,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,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”“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、教育费附加、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,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”,有助于简并地方税费体系,提升地方税费的法治化治理水平,与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一以贯之、一脉相承。
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要素:
- 法治化: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,规范税收优惠政策,完善税收立法工作,增强税法的确定性,优化税收营商环境。
- 公平性: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、社会公平、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,优化税制结构,确保税收公平负担。
- 效率性: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,提高预算管理统一性、规范性,完善预算公开和监督制度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。
- 协同性:建立权责清晰、财力协调、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, 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协调性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
常见问题解答:
- 财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?
财税体制改革能够优化资源配置,激发市场活力,促进经济发展。通过完善预算制度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,支持重点领域发展;通过优化税收制度,降低企业税负,鼓励创新创业,提升经济活力;通过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,推动经济均衡发展。
- 财税体制改革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?
财税体制改革能够改善民生,提高生活水平。通过加强财政支出,保障基本民生,提高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;通过规范税收制度,降低企业税负,促进就业,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;通过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,促进区域均衡发展,缩小城乡差距,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。
- 财税体制改革有哪些挑战?
财税体制改革涉及利益调整,需要平衡各方利益诉求,避免改革过程中的阻力。同时,需要加强制度设计,确保改革的科学性和可行性,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,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。
- 财税体制改革如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结合?
财税体制改革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。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可以优化资源配置,激发市场活力,促进经济发展,提高人民生活水平,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。
- 未来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?
未来财税体制改革将继续深化,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:
- 完善税收法定原则,健全税收制度体系。
- 加强预算管理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。
- 优化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
-
加强财税领域的科技应用,提升财税管理水平。
-
如何评价财税体制改革的成效?
评价财税体制改革的成效,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- 经济发展水平:财税体制改革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,提高了经济效率?
- 社会公平程度:财税体制改革是否促进了社会公平,缩小了收入差距?
- 民生保障水平:财税体制改革是否提高了民生保障水平,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?
- 政府治理能力:财税体制改革是否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,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?
结论:
财税体制改革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。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可以优化资源配置,激发市场活力,促进经济发展,提高人民生活水平,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。未来,我们要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不断完善财税制度,推动财税体制更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。